家住甘井子区椒金山街道金贸社区的陈其安喜欢摆弄根雕,然而他总愿意把自己做出的作品称作根艺,他说叫根艺似乎其艺术性方面的表现会更浓重些。其实叫什么并不重要,能把树根变成艺术品是所有喜爱根雕人的共识。在大连搞根雕的人不在少数,陈其安也只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员,可是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却对根雕有着不舍的情怀。他笑呵呵地说,只要生命不息,我就根艺不止。
以前陈其安并没有玩过这门艺术,十多年前退休时闲来无事时他萌生了这个想法,那时他看经常能看到有人搞根雕,时间长了后自己的心也就活了。可是没有现成的样品,这个东西到底怎么个搞法他还是个未知数。有了这个想法,以后在大连只要有根雕艺术方面的展出,他都要去现场观摩学习,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在星海会展中心所搞的一些根雕展,看到人家一件件的精美作品他不禁暗暗叫好。
打那以后陈其安开始了根雕之,做根雕首先要找树根,他先从自家附近做起。在他居住的那个区域有座山就是椒金山,不过当地居民一般都不叫这个正规地名,而是喜欢管这座山叫水塔山,因为日伪时期山顶有座水塔,所以这个土叫法就延续了下来。别人到山上是锻炼,他到山上是寻找树根,只要有废弃的树根他都会认真看看有无做根雕的价值。水塔山毕竟范围太小,除了上山,平时他还注意观察施工工地,不管是道两侧施工还是盖房子的,只要有被挖出来不用的树根他都要仔细研究,只要是形状奇特的树根就看看是否可以变废为宝。面对他四处捡树根的举动,甚至还有人误以为这个老汉是个捡破烂的。
陈其安对做根雕最大的体会就是要有充分的想象力,这一点最重要,同样一个树根在别人眼里啥也不是,可是在他的眼中就是宝贝。最初制作时他先从小型的树根下手,诸如做个笔筒,小鸟衔石子之类的东西。做着做着就有了起色,你看那件用榆树根制作的《舞女》就很有韵味,线条流畅,动感强烈。他说根艺的艺术关键是要利用原型,正像行家所言,三分人工,七分天成。要巧妙结合,要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,只有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。悟出道理后他对根雕的制作就有了质的飞跃,有一次他发现了两块较大的槐树根,一块横着放在下面,另一块立在,经过一番加工他起了个名字叫《在望》。他解释说,这就好比一个人站在那里远望,你可以想象这是站在岸边,也可以想象是站在平原,这个人物既可以是老者也可以是青年,想必每一个观者都有自己的审美角度。
根雕做得逐渐多了起来,社区就邀请他把作品拿去参加居民的手工艺作品展览,就这样自下而上,从社区的小天地又到了街道参展,此后又被甘井子区所看好,其中有一件名为《龟龙》的作品被区里拿到天津参加全国民间手工艺品展,并且获得了优秀。《龟龙》是一件雕琢痕迹较少的作品,那种自然形态就像一条龙盘在一条大鱼身上,活灵活现很有气势。
陈老汉住的是四楼,家里有大量的根雕作品,大大小小的玩意摆放在各处占满了空间,他说我要是能有个一楼带院子的住宅就好了,那些大型的树根也可以拿回来放开手加工,可是有好几次发现一些好的树根都是因为太大所以放弃了,真是让人不舍得啊!做根雕要清洗、打磨、拼接、打蜡、刷油漆等等。摆弄个小东西还好办,在家里做不影响邻居,要是大一点的就比较麻烦,不能因为咱的爱好影响了别人的正常生活。
这些年来陈其安先生对根雕是越来越,他觉得退休后选择的这个喜好很有情趣,不但填充了自己的生活,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点艺术的光和热。说到最后让人想起《把根留住》那首老歌,“多少岁月,凝聚成这一刻,期待着旧梦重圆……”套用这首歌曲的老词也算是对他晚年做根雕的一种解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