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找啊?她这几天可忙了。”6月7日上午,在望花区菜市场西侧,一位50多岁的妇女坐在手摇轮椅上卖着各种端午节手工艺品。她卖的手工艺品都是自己精心制作的。
记者看到,轮椅四周挂满了葫芦、香包、扇子、十二生肖、中国结等手工艺品,每件工艺品都很精美。
是望花区新民街道乐园社区的居民。尽管因患小儿症而腿脚不便,但心灵手巧的她乐观向上。10年前,她参加了残疾人手工编织培训班,学会了制作端午节手工艺品。
说,按照端午节的民俗,妈妈们都会将精心缝制的小香包、小粽子、小老虎等手工艺品挂在孩子胸前,认为这样可以防病、辟邪。她笑道:“小扫帚象征赶走疾病、灾难,小老虎象征着守护,这些吉祥物小孩戴着很吉利。”
“她家的大桌子上摆着布料、棉花、丝线、香草以及大大小小、五颜六色的塑料珠、彩色亮片。她腿脚不好,不能踩缝纫机,只能用手慢慢地滚动缝纫机上的轮子,一点点扎。”的姐姐说。
手工制作看似简单,其实想要做好也不容易。说:“你别看这只老虎小,工序和做大老虎比起来一样不少,剪纸样,剪绒布,剪里儿,钉鼻子,剪眼眉,绣眉毛,缝眼睛、耳朵,安尾巴、嘴、胡子、爪子,到最后填泡沫和棉花等填充物,做完这样一只小老虎怎么也得小半天的时间。”
做手工艺品是爱好,也是的赚钱之道。每年端午节,她的手工艺品除了送给邻居小朋友外,还能卖上好价钱。她笑着说:“每年端午节差不多都能赚七八百块钱!我家有低保,平时我还扎一些魔术气球卖,赚的钱基本够生活和供孩子上大学了,我挺知足。”
(记者佟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