舜网讯
9月16日上午,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的师生迎来了一个比平时更为忙碌的周末,2—6年级的部分学生及家长自发来到了泉城广场,把学生们平时在班级特色课上制作的工艺品进行义卖,为阿里地区的孔繁森小学筹集。
济南南上山街小学近年来开展了“走进民俗文化”的校本特色课程,10月份学校将迎来90周年校庆,为了给学校送上一份特殊的有意义的生日礼物,师生们和热心家长一起筹备了今天的“非物传承 爱心涌动”学生工艺品义卖活动。
“阿姨,你买我的小泥人吧,两元一个,买一送一,你看他们多可爱啊”,周六一大早,南上山街小学2至6年级的师生们就在趵突泉东门对面的泉城广成“安营扎寨”,钩线坊、蛋艺坊、风铃坊等具有民俗特色的摊位摆了十余个,自发来参加义卖的学生分成了两拨,一拨站在摊位前向市民们介绍自己工艺品和自己的校本课程,另一拨则捧着自己的工艺品主动向叔叔阿姨们“推销”。由于今天气温偏高,记者发现很多孩子们的衣服都已经被汗湿透了,但仍有很多孩子还在捧着剩余的工艺品们向市民们介绍。
记者来到6年纪2班的义卖摊位前,班主任林老师正在好几个同学的催促下数钱,孩子们都着急知道今天到底义卖了多少。“我们班今天来义卖的都是蛋艺工艺品,全班63个学生人均都准备了两三件作品,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光了,大概筹集了300块钱吧”,林老师说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特色校本课程,他们班是蛋艺课,学生们都学了两三年了。“蛋壳很容易碎,做一个要一个多小时,我昨天晚上写完作业做了两个”,韩晓瑜今天拿来了6个蛋艺作品,不到1个小时就卖光了,她说她在蛋壳上花了京剧脸谱。当被问道参加义卖觉得有什么意义的时候,小姑娘咧嘴一笑:“自己也高兴,别人也高兴”。
学校义卖的一位负责人耿老师告诉记者,这次义卖学生们共自发带来了千余件作品,都是平时课堂上或者课余时间亲手制作的,义卖所得的近3万余将全部捐给阿里地区的孔繁森小学。
作者:朱晓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