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区:工艺品叫响旅游品牌
在6月29日至7月3日举行的首届山西省文博会上,作为城区旅游业工艺制作的代表,梁盛萍和付海云现场展示的剪纸、面塑工艺,吸引了前来参观、购买的大批观众。
近年来,城区大力挖掘民间艺术产品的文化价值,将民间艺术与旅游产品有机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旅游纪念品。剪纸、面塑、彩色面塑、布老虎、虎头鞋、鞋垫、工艺葫芦等传统民间艺术品逐渐成为城区旅游纪念品的经典之作,为旅游业注入勃勃生机。
■ 剪纸
城区剪纸既有对自然和人们企盼美好生活的技艺反映,又有对来自黄土地传统的意象演化。尤其是称之为“盘盒”的剪纸,剪法浓厚粗拙,苍劲古朴,传递了民间传统技艺和传统。
目前,“盘盒”已形成以地域为特色的系列图花。盘盒图案主要以时令节气而剪制,时令年节要贴团花。人们借取汉字文化与动植物语句的“谐音”和“隐喻”的手法,将欢乐、吉庆、祝福、表达出来或用来装点居住,形成喜庆吉祥的欢乐气氛。迎新年、老人做寿、年轻人结婚、小孩满月等都有不同的图案。
■ 面塑
面塑,俗称“捏面人”。彩色面塑是在传统面塑使用的普通面粉基础上,改良塑造材料,在其中加入多种添加剂,加强了所塑造物的绚丽色彩。捏塑成的彩色面塑,不虫蛀、不龟裂、不脱色,给观者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。彩色面塑有独具民间造型风格的人物、动物、植物形象,将各种不同的造型意识融合一体,构成独特的民俗、节日、居室摆件等内容,形成特殊的民间艺术形式。在今年首届省文博会上,城区艺人付海云的彩色面塑作品受到参观者的广泛好评,成为深受旅游者喜爱、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。
■ 鞋垫
鞋垫蕴藏着深厚的感情,绣制者往往用鞋垫来传递感情。鞋垫缝绣的内容有“龙凤呈祥”、“鸳鸯戏水”、“孔雀回头看牡丹”、“鱼叼莲”、“喜鹊登梅”、“蛇盘兔”等,寓意为“幸福”、“如意”、“吉祥”、“平安”“福、禄、禧、寿”、“喜庆”等。 在鞋垫缝绣技法中,不强调色阶的柔和,而注重色相的突出,不求色彩的过度,只强调色彩对比。在这手掌大的空间里,缝、刺、绣出无穷的感情和爱意。
■ 布老虎
布老虎带着一种历史的神秘感和艺术语言的力量感,蕴含着人类共有的“佑福祛祸”观念与型、意、美的审美观。布老虎作品选用红、黄、白纯色布料,也有少数根据作品色泽选择相关布料缝合。民间艺人们按照传统的做法对耳、眉、眼、鼻、口进行单独裱衬并用色线加工,或绣或镶嵌或拉丝。在身部空白处,有的用丝线绣出花卉,有的用色笔彩绘花鸟。
■ 老虎鞋
老虎鞋也叫虎头鞋,多为男孩所用。老虎鞋前为虎头、侧有虎足、后有虎尾,向上掀起。在乡村中,还有小猪鞋、小狗鞋等等,都与当地民情风俗有关。女孩子的鞋子造型与男孩子相同,只是鞋前绣花图案取吉祥、欢快、饰以含有寓意的花鸟图案。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,既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,又借虎的形象传递了爱意和祝福。
■ 老虎帽
老虎帽也叫“虎头帽”。在民间,赠给男孩戴的帽子以虎头帽为多,而送给女婴戴的是帽、女冠等刺绣品。老虎帽可分为单面虎、双面虎、狮虎合身等,既是实用品又是民间艺术品,造型千姿百态,绣花搭配五颜六色,并根据儿童的年龄、节令的变换而设计。小小的帽子造型优美、色彩艳丽、绣工精细,帽子的耳朵、眼睛、舌头都能晃动,是一种别致的民间手工布缝绣工艺品。
■ 工艺葫芦
工艺葫芦是人们寄托、理想愿望追求的“物化”表现,人们往往“借物寄思”生活幸福。民间艺人们用绘、刻、搂制出绚丽多彩的作品被人们作为收藏品广泛珍藏,或作为礼品互相馈赠,逐渐演变成为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。
近年来,城区不断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创意研发的扶持力度,开展了多项文化旅游产品研发宣传活动,策划组织了“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纪念品”评选活动。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积极培育旅游纪念品研发,为旅游商品研发、生产提供了优质服务,并利用城区图书馆500平方米的地下室,展示了城区艺人付海云的面塑作品和梁盛萍的剪纸作品。
在加快旅游发展过程中,城区注重融入特色浓郁的文化元素,形成自然与文化相映、历史与现代互补的独特旅游资源,推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“红色旅游一日游”。一日游线为保晋纪念馆人民日旧址旧火车站新泉观狮脑山百团大战。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积极开展旅游宣传,集中展示“红色旅游一日游”的旅游资源魅力,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形象,有效提升了城区旅游品牌知名度。
与此同时,城区发挥服务业较强的优势,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,加大旅游消费市场开发,优化消费,努力将城区打造成为我市休闲旅游消费“洼地”。本报记者 苏建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