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刺绣工艺
  • 8旬蜀绣翁难找传人 针法近200种求艺者均2012年12月10日
  •   重庆年纪最大蜀绣工匠高中武熟练展示刺绣技艺

      他是个男人,却做了几十年绣花活,是重庆最年长的蜀绣匠人,熟悉近200种蜀绣针法,曾为巴蔓子绣过衣服。然而,近来年逾8旬的他却十分苦恼:自己的蜀绣手艺无人继承,几次收徒均以失败告终。昨日,家住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大井巷的高中武老人向重庆晚报求助,希望有人来学艺,自己将免费传授。

      高中武老人原籍四川遂宁,12岁时家境困难,为求温饱只身前往重庆,在手艺人张昌国门下学习蜀绣。当时,蜀绣作为一门手艺,通常是传男不传女。于是,半大小子的高中武拿起了绣花针。

      蜀绣看起来很美,做起来却相当枯燥,拿针、穿线都需要认真。三年学徒,三年帮工,六年学徒生涯结束后,在上世纪五十年代,高中武进入工厂,当了一名建筑工人。直到退休后,他偶遇学艺时的“绣友”,再次拿起了绣花针。

      “旧时蜀绣相当有市场,还有人不惜重金购买。”高中武还依稀记得,师傅绣制的一丈多长(约合3米多)的蜀绣,卖过20个银元的天价。

      上世纪90年代初,高中武曾为忠县石宝寨巴蔓子像绣制过衣服,要求精细,图案繁多,他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全部绣制工作,还得到4000元的报酬。

      高中武介绍,蜀绣技巧繁琐,工艺复杂,针法有近200种,这让许多求艺者望而却步。由于子女不愿学习蜀绣,高中武几次想收徒,去年大井巷街道还为他搭建了一处蜀绣坊,供他刺绣和教授技艺,但求艺者寥寥无几。“有几名大学生来找我学过,但没几天就打了退堂鼓。”高中武老人感到十分难过,83岁高龄的他实在不愿意手艺就此失传。

      大井巷社区游主任了老人的说法。他还说,蜀绣坊是社区的一块活招牌,来自和中国的客人曾到此参观。

      高中武表示,同为四大名绣的苏绣有数万匠人,据他了解,市内蜀绣工匠仅百余人。为了和传承传统技艺,高中武希望通过重庆晚报征觅传人,有意者可拨打重庆晚报热线。

      重庆晚报见习记者彭光瑞记者任君摄影报道

      蜀绣又称川绣,发源于四川成都、绵阳等地,与苏绣、湘绣、粤绣齐名,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。

     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,有晕针、切针、拉针、沙针、汕针等近200种针法。

币安app官网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