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是怎么上学读书的?都是靠私塾先生吗?当然不是,很多是在书院。
成都地区的书院,最早出现在宋代。名气最大的,是位于青白江城厢镇东街的绣川书院。今天的绣川书院旧址,也是全省唯一保留完好的县级书院遗址。绣川书院在清末民初一度是川西地区最为活跃的书院。
曾经是成都地区最大的书院
绣川书院所在的城厢镇,历史上地属金堂县,也是旧县所在地。作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,今天的城厢镇,还保存着汉代以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:威严的县衙署、古朴的文庙和武庙、恢弘明教寺觉皇殿、静谧的绣川书院……
城厢镇,也是宋代名家谢湜、辛亥英雄彭家珍、现代哲学史家贺麟、诗人流沙河的故乡。据青白江地方志介绍,王勃、李商隐、苏东坡、陆游、杨慎、于右任、张大千等名人也先后来此生活。
绣川书院坐落在这个镇的大东街125号,它始建于北宋,原在该镇西街,清康熙 59 年(1720),金堂县令陈舜明将其从西街闹市迁建于现址,依据附近有绣川河之故,更名为“绣川书院”。绣川书院于1751年、1761年、1805年分别由金堂县令张南英、饶学曦、谢帷杰三次维修和增建。
日前,我们在书院看到,大门处刻着一副楹联:“博学多能养成佳士,依仁游艺勉作通儒”,横批为“人文蔚起”。这对楹联,已静静地注目了古镇100多年。
“我们这个绣川书院在成都地区以前也一直是最大的,来来往往全省各地的人都有。”采访中,镇上的彭家祥大爷向记者介绍说。
历任院长皆为博学多才之士
书院,盛于宋初。当时的者忙于军事征讨,无暇顾及兴学设教,于是私人的“书院”遂得以进一步发展,形成影响极大、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。
今天,绣川书院当然早已失去了它原先的办学功能,它也仅仅是作为昔日书院的遗址而存在着。我们看到,该书院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。书院分为四进:一二进为庭院,两侧有厢房;三进为外讲堂;四进为内讲堂。均为砖木建筑结构,青瓦屋面,花格门窗。整个建筑除局部墙壁改为砖砌外,基本保留着清代原有的结构和风貌。
绣川书院是原金堂县修建最早、规模最大、藏书最多的一所书院,历任院长皆为博学之士。据查实的九任院长中,有进士1人、举人6人、拔贡2人,学子多系秀才和童生中的高才生。
历史上,绣川书院还培养出了许多名人。我们从金堂县志办了解到,绣川书院在过去的七八百年间,先后培育了《全宋诗》精选的作者黄中庸、理学家谢湜、文史学家张晋生,辛亥功臣彭家珍、哲学家贺麟、植物学家何铸、著名作家流沙河和成都大学前校长何寿等。
学子步行数天赶来听课
青白江摄影师罗焕光回忆说,“绣川书院以前很热闹,家家都要把娃娃送去读书,即便再苦再穷。那时孩子可以从小学读完大学。”
绣川书院在晚清是川西地区最活跃的书院。青白江文史资料透露,绣川书院是一所性的教育机构,它经常和位于成都文翁著名的成都锦江书院互动。锦江书院修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(1794年),是清代四川地区延续最长的省级书院。这两所书院有一个特点,都不限听众,不管是不是书院学生或是什么流派的,都可以去免费听课。
当时,清末著名学者、时称“蜀中三才”的李调元,清末“戊戌变法六君子”之一的刘光第,清四川唯一的状元骆成骧等,都曾来往于两所书院。有一次,李调元来城厢镇绣川书院讲戏剧,广汉、德阳、简阳等地的学子和私塾教员闻讯纷纷赶来听课,有的还带着孩子扛着干粮,步行三四天才赶到城厢镇。最多的一天至少有1200人听课。
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贵平 文/图
作者:李贵平